新詩類-趙天儀|戲劇劇本類-李國修西畫類-鐘有輝水墨畫類-吳繼濤(吳正義)
李國修 – 專訪評定書得獎感言

 

以戲劇圓滿人生~台灣的卓別林 李國修

文/蘇玲瑤

 

眺望下一個 25年 屏風催生定目劇

  「誰說 一定要一直有新的創作?新作品不一定可以維持劇團生存。」 屏風表演班 25周年的當下,集編劇、導演、和演員於一身的李國修,發出了這樣的聲音,是對國內表演生態的感慨、也是對屏風走向下個25年的期許。
   1996年,「京戲啟示錄」首演,這齣帶有李國修半自傳性色彩的舞台劇,2011年廿五回作品《京戲啟示錄》傳承版演出劇照黑色喜劇似的詼諧調侃中、驚見大時代的感懷與悲傷,為當時的劇場界帶來了不小的震撼。15年來、這齣戲已在全國巡演過三回, 累積的觀眾達到了 7萬2823人次, 而戲、也在一回又一回的重演中不斷修改,逐漸成為國內舞台劇的經典作。 「梅蘭芳說過,一邊演戲、一邊改戲。」今年,李國修決定再推出該戲的傳承版,也向國內戲劇界拋出了定目劇的議題。
   國內藝文補助政策長期偏向支持新劇目,迫使很多劇團為了申請補助,每年都得推出新戲碼來應付,但對表演生態有著長期觀察的李國修卻反其道而行,他認為劇團不能單靠政府補助, 台灣必須有定目劇,才能擴大表演市場。 1992年首演以來,屏風三部曲之一的「莎姆雷特」,2007屏風表演班《莎姆雷特》演出劇照已經累積了16萬人次觀眾,好的作品在不同時代重演有不同意義,而所謂的經典,也得經得起一再重演的考驗,抱著這樣的想法,李國修開始思考在國內推出定目劇的可能性,希望嘗試像百老匯一樣,有機會在國內推出定時定點演出的劇目,而目前、他也已經累積出15個能夠演出定目劇的劇目。
  定目劇的想法在 2010年台北花博,有了最初的實驗。屏風和原舞者合作的「百合戀」,兩個月內演出了 196場、締造出30萬的人次觀賞,李國修認為,這齣戲俱備了定目劇的雛型,也證明了在台灣,舞台劇不見得沒有市場。

借戲洞察社會 對抗看不見的威權

  從大學時代加入話劇社開始,到 1980年代參與蘭陵劇坊的演出、綜藝100時代的電視短劇,再到後來的自辦劇團,李國修的生活始終離不開戲劇。1986年創立「屏風表演班」後,將近40年的戲劇生涯,他的作品始終離圍繞著兩大元素:移民和離開。移民是反映社會、反映時代,而離開則是為回顧上一代人的歷史悲劇,借此來一圓鄉愁。「京戲啟事錄」是從自己父親的故事來說起,傳遞出:要做、才能改變環境,而「女兒紅」講的則是上一代的顛沛流離,他表示,自己所有作品要說的,都是發自內心深處、對這片土地的認同。
   充滿符號和隱喻的戲劇風格,也引發不少劇評家和媒體對李國修的作品進行解碼。他的恩師、蘭陵劇坊創辦人吳靜吉,將他形容為劇場界的伍迪艾倫,劇評家馬森將他比擬為易普生,更有媒體以卓別林來讚譽。作品充滿對城市社會的觀察、有勵志的效果,是劇場界對李國修一致性的肯定,而他則認為自己就像默片中的卓別林一樣,透過戲劇,老是在和看不見的權威對抗著。
   李國修對戲劇的堅持和熱情,幾近瘋狂,豐沛的創造力,讓他從創團到現在,累積出 36個作品,其中 27個原創劇本,年底將匯集出版。 非戲劇科班出身的他,有一套自己的戲劇觀,總能精準地掌握舞台節奏,他的戲,就像是變奏曲一般,往往在觀眾就要掉下眼淚的時刻,卻破涕為笑,看似嬉笑怒罵的喜劇特質,卻能傳遞出深層的內在感受。

進軍中國市場 創立表演品牌

2011年廿五回作品《京戲啟示錄》傳承版演出劇照屏風的戲,在國內受到歡迎,而近年來,在發展文創品牌的概念下,李國修開始進軍中國市場。 2007年5月,「莎姆雷特」受邀在北京藝術節演出,沒想到大受大陸觀眾喜愛,謝幕長達8分30秒,2008年,屏風更成為第一個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的台灣劇團,似乎驗證了台灣表演作品被打造成文創品牌的可能性。
   但其實屏風在中國大陸闖蕩的過程中,跟所有台商一樣,並非一路順暢,曾經碰過很糟的個體戶經紀人、差點被騙,也必須面對進不了北京上海之外的城市演出之現實。花了很多工夫時間研究大陸表演生態的李國修認為,現在劇場界流行談中國市場,普遍認為看得到、吃不到,但據他的觀察,整體而言並非市場混亂的問題,而是台灣劇團得先回頭想想,該如何在語言相近、但卻又文化差異的情況下,在中國市場上找到定位。

耕耘戲劇教育 做好戲圓滿人生

  獲獎對李國修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 1982年,他就以連續劇「唐三五戒」獲得電視 金鐘獎 「最具潛力戲劇演員獎」,1997年,他又獲得「 巫永福文學獎 」,也成為「 國家文藝獎 」戲劇類得主,1999年,榮獲由 紐約市文化局 、 林肯中心 、 美華藝術協會 頒發的「亞洲傑出藝人金獎」,2006年又獲得第十屆的台北文化獎。幾十年下來,他堅持在戲劇的領域裡,讓屏風朝向全職專業劇團不斷邁進,更長期進入大專院校,耕耘戲劇教育。
   「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這是「京戲啟示錄」裡的台詞,也是李國修在舞台上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