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詩類-趙天儀|戲劇劇本類-李國修西畫類-鐘有輝水墨畫類-吳繼濤(吳正義)
趙天儀 – 專訪評定書得獎感言

 


風雨中的堅持~趙天儀的詩與哲學之路

文/蘇玲瑤

 

 

大霧封鎖著台灣的土地

街道隱藏 看不見霓虹燈的閃爍

森林隱藏 看不見群星的閃亮

二二八的幽魂曾在歷史的大霧中封鎖

            ~趙天儀《大霧》

 

  詩、對於趙天儀來說,就是透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心聲的管道。從 1955 年發表第一首新詩開始,趙天儀的詩作生涯,經歷了漫長的五十多個年頭,但半個多世紀以來,這位哲學家詩人,始終抱著自由主義,在失落的時代裡,力求詩的本質和詩語言之間的和諧統一。
  趙天儀受到詩的洗禮,源自於少年時期。二戰前就讀公學校的他,便透過日文翻譯的世界名著,初識到詩和文學的奧妙。戰後升上初中,他更世界文學發生了極大的興趣,那時他最常閱讀的便是上海出版的《開明少年》,而這本少年月刊更逐步開啟他對世界文學的視野。趙天儀自認受到俄國文學影響很大,《齊瓦哥醫生》、《靜靜的頓河》在他心中,才是具有生命的文學,而杜思妥也夫斯基、托爾斯泰,更是具有社會意識、洞察人性的作家,也間接影響到他寫實又樸素的詩作風 格。
  進入台大哲學系就讀後,趙天儀除了寫作之外,也開始專研在學術研究中。哲學系和哲學研究所期間,他受教於殷海光、黃金穗等老師,之後又在學長傅偉勳的影響下,走上了研究當時國內學術界算是相當冷僻的美學、和藝術學的道路。 笠詩刊書影
  1964 年,趙天儀和林亨泰、陳千武等 12 位本土詩人,共同創辦了「笠詩刊」,除了為新詩建立一個發表平台外,也率先推廣兒童詩。笠詩刊自創辦迄今,四十多年來匯集了老中青三代詩人的作品,趙天儀曾任主編、社長,始終堅持著獨特的現實主義詩學風格。
但隨後發生的台大哲學系事件,卻影雙方之間的論戰。 當時,國民黨特工系統以「反共」為名,對哲學系內自由派的師生,進行了一連串的整肅,導致部分教師及學生分別遭受通匪、叛亂等誣陷,其中 13 名教師含冤離職, 當時,趙天儀正是哲學系教授兼代系主任,他因為不肯配合訓導處懲處陳鼓應、王曉波和錢永祥等人因而遭受波及、也名列在被免職的名單中。
  失去了台大哲學系的教職,趙天儀有將近一年的時間沒工作,這段時間趙天儀大量寫文章,他深刻體會到,沒有學術地位、就沒有政治地位。 他後來進入了 國立編譯館擔任編撰,也持續發表詩作和學術論文,直到退休後,任教於靜宜大學十多年。
少年時期對於啟蒙文學的愛好,始終盤繞在趙天儀的心頭,也讓他成了戰後台灣兒童文學主要的啟蒙者和推行者。他長期推動兒童與少年文學創作,文字上力求心靈面的表現。他在其主編的《笠詩刊》開闢「兒童詩園」專欄,也曾主編過兒童文學雜誌《滿天星》,還舉辦讓中小學老師進修的兒童文學夏令營,為兒童文學與少年文學培養師資, 1989 年,他參與創設了「兒童文學協會」。
  趙天儀的詩作,始終維持著純樸的風格,追求心象的淨化與現實的超脫,他認為,只有透過詩純淨而美的感動,才能得到快樂,才能擁有精神的實在。他積極參與在日本、韓國等地舉辦的世界詩人大會,發表《台灣現代詩現況》、《日治時期台灣新詩》等 30 多篇論述,滿天星書影為台灣取得國際詩學的發言權。
  「少年時代,我彷彿在追求著,一隻是詩的兔子、一隻是哲學的兔子,而今,我還是一個跳躍的獵人,在荒郊野外的曠野上奔馳著。」經歷過人生的風風雨雨,也經歷了時代巨輪的轉變, 76 歲的趙天儀,依舊懷抱著自由主義、在學術的路上堅持著,也還要在詩的世界裡,耕耘出更美麗的花朵。

     

  白馬尚未騎穩

  別揮舞你催趕的鞭子

  當馬跳躍,仰天嘶鳴

  啊,危險,我不曾把他馴服

           ~趙天儀《覆白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