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獎-陳瑞麟(陳列)文學獎-賴香吟藝術獎-曾道雄 藝術獎-謝三泰

曾道雄 專訪評定書得獎感言

鐵骨錚錚的音樂家   曾道雄

文/謝登元

2013年10月,曾道雄教授應美國洛杉磯臺灣會館邀請,指揮該館合唱團演唱他填詞的「美麗臺灣,可愛的故鄉」。簡潔有力的歌詞、旋律,展現出一波波震撼人心的力量,令全場海外臺灣人勾起思鄉情緒,感動萬分,久久不能自已。這首曲子原是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Giuseppe Verdi)歌劇《納布果》第三幕,希伯來奴隸的合唱「飛翔吧,讓思念乘著金色的翅膀」,經曾教授填寫歌詞後,原劇中遙遠的約旦河,似已瞬間轉化成我們臺灣的淡水河,且情緒上也毫無違和感。這就是曾教授的過人之處,也是音樂無國界的感人之處。

高中時後的曾道雄

曾道雄,在臺灣歌劇藝術發展史上是一位開疆闢土的先鋒者,他集音樂教學、男中音聲樂家、歌劇指揮、歌劇導演、作曲家、劇作家、評論家等多樣才華於一身,堪稱當代絕無僅有的全方位歌劇巨擘。

1939 年出生於彰化田中的他,幼時正值二次大戰末期,物質匱乏,但鄉野生活的芬芳卻一直長存在心,萌生日後熱愛鄉土的意識。這樣的鄉土情懷,即便日後已在樂壇發光發熱,也不曾或忘。1956年,他考取臺中師範學校,在校期間接觸了莎士比亞、歌德、莫泊桑、雨果等世界文學名著,同時也正式學習音樂。除了必修的歌唱、風琴音樂課外,還加入管樂隊學習豎笛,擔任指揮與管樂隊隊長的職務。這期間奠定了他在文學、戲劇、音樂領域雄厚的基礎。

畢業後,曾道雄曾在彰化縣社頭國小擔任音樂教師。1962年,考取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主修聲樂,從此志在音樂藝術。1966年,畢業後分發至臺北縣三重初中任教,期間繼續追隨奧地利知名莫札特權威蕭滋教授(Dr. Robert Schulz)學習德文藝術歌曲。隔年,他進海軍服預官役,擔任海軍軍樂隊指揮,空暇之餘,遍尋資料,完成《民族音樂家法雅》傳記,因此獲得西班牙外交部獎學金。1969年,退役後旋即進入馬德里皇家音樂院進修,專攻聲樂及歌劇演唱。

留學西班牙 拜望法雅胞妹

指揮西班牙作曲家法雅的舞劇 迷靈之戀

由於撰寫西班牙作曲家法雅(Manuel de Falla)的傳記,讓他有一段特殊的西班牙情緣。曾道雄回憶半世紀前的這段經歷:「我到西班牙留學時,法雅早已去世,但本著朝聖心情,仍想去法雅墳墓致意。當時我特別到旅遊中心詢問法雅家的所在位置,對方要我去戶政事務所查問,皇天不負苦心人,問到法雅的一位遠方親戚家,再輾轉得知法雅妹妹家。」

那時法雅的妹妹卡門(Carmen)年事已高,面對一位手拿法雅傳記,遠自東方而來的臺灣年輕人,雖已無法言語,卻仍願意相見,讓曾道雄很是感動,許諾有朝一日一定要在臺灣演出法雅的作品。果然,曾道雄信守承諾,半世紀後在臺灣演出其經典作品:《迷靈之愛》(或譯:愛情魔法師)、《短促的人生》,呈現西班牙璀燦魅惑的佛朗明哥風情。

曾道雄與母親

除了這兩部佳作外,法雅的《三角帽》也是筆者的至愛。當年法雅原要親自指揮樂團首演,但突傳母親臨終噩耗,所以他急著趕回家鄉,臨時改由安塞美(Ernest Ansermet)上場代打。安塞美也不負所託,日後還指揮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留下《三角帽》經典錄音。曾教授表示,安塞美是位了不起的指揮, 可見他也曾從安塞美的詮釋去理解法雅的音樂。曾教授說,法雅富有內涵,擅長以西班牙古韻結合摩爾人與吉卜賽人音樂,營造神祕絢麗的豐富色彩及變化莫測的魔幻節奏,但情感卻又都是建構在精準的音符節拍之上。或者陰鬱憂傷、或者熱情奔放,音樂構成嚴謹,就如同齒輪運作,一圈卡著一圈,理性而深刻。他日前也率團赴西班牙演出法雅的偶戲歌劇《彼德師傅的木偶戲》,並將1995年他在臺灣首演該劇所製作的杖頭戲偶,捐給格拉納達(Granada)的法雅博物館典藏,該館也備好「臺灣專區」以展出戲偶及相關資料,呈現兩國文化交流的輝煌成果。

曾道雄於《白蛇傳》演劇中親飾法海和尚

除了拿手的西班牙音樂,1971年,學成歸國後,他受聘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也在臺藝專、文化大學、實踐家專兼課,開設聲樂及歌劇相關課程。同年,他和蕭滋在文大籌畫莫札特歌劇《費加洛婚禮》演出,擔任導演並飾演伯爵,啼聲初試就一鳴驚人。1973年,他網羅優秀歌唱家組成「臺北歌劇劇場」,在臺灣勤耕、推廣歌劇,劇目洋洋灑灑包含《魔笛》、《浮士德》、《鄉村騎士》、《唐喬凡尼》等等,成就有目共睹。此外,他也曾在NSO初創時期,於國家音樂廳指揮華格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臺灣首演。有一段時間,他每年跨海到星馬指揮歌劇,香港的新文化中心落成,大劇院的測試首航演出,即出自曾道雄之手。

1977年,他遠赴維也納國立音樂藝術大學進修歌劇,1980年,赴義大利奇加納音樂院的暑期指揮研習營。1982-1985年間,他擔任師大音樂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之後也指導該校音樂系學生,演出了《狄多王的仁慈》等劇。

由於受史惟亮、許常惠這些樂壇前輩影響,他也主張音樂應從自己的鄉土尋根,除了導演過許常惠作品《白蛇傳》,曾道雄還親飾演劇中的法海和尚。

1995年,他曾和小西園布袋戲合作,實驗以布袋戲結合歌劇的效果,其實這靈感即源自法雅的《彼得師傅的木偶劇》,同時也一圓童年想學布袋戲的舊夢。 

勇於嘗試 創作華文歌劇

曾道雄認為:「一個國家的歌劇水準,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文化水準。一個作品要躍升國際,一定要有本土的特質在;本土藝術如果想要提升,那也就一定要有國際觀。」1999年,他開始思索用自己的語言來創作華文歌劇,《稻草人與小偷》於焉產生。這部適合青少年欣賞的歌劇,創作來自童年的鄉間生活體驗,在輕鬆詼諧的氣氛下,導入環保意識,是一部寓教於「樂」的本土創作。

創作 青少年歌劇「稻草人與小偷」
鄭莊公涉泉會母

 

 

 

 

 

 

 

 

 

如果說,勇於嘗試是藝術家的DNA,那麼曾道雄即是箇中好手。他竟示範了以《古文觀止》第一篇,即左傳的〈鄭伯克段於鄢〉,依其典故改編成歌劇形式的三幕劇《鄭莊公涉泉會母》,編劇、作曲與導演全都親力親為,以鄭莊公與母親黃泉相會的感人故事,希望藉由西方的歌劇型式,傳達了東方的孝道傳統。

此外,他訪長崎原爆和平公園時,感受原爆對當地的毀滅性衝擊,也創作了《長崎少女》一劇,祈願世人珍惜和平的可貴。

曾道雄說:「歌劇是一種入世的藝術」,他關懷社會不遺餘力,當系主任期間,還常趁週日,到土城的少年觀護所,為少年犯們上音樂課。也曾舉辦228音樂會、埔里紙教堂921賑災音樂會等,希望藉由音樂來撫慰受難者家屬的傷痛。2022年,臺灣阿美族撒奇萊雅的青年曾聖光勇赴烏克蘭戰場,為理念、為自由而戰,卻不幸戰死沙場;曾教授被這位見義勇為的年輕人所感動,參與、策畫了追思音樂會。

曾道雄雖然入世,卻有所為,有所不為。1975年,蔣介石過世。1977年,師大籌演一齣追悼蔣的清唱劇《長相左右》,邀請外型高大挺拔的他扮演蔣介石。時仼講師的曾道雄拒絕此事,因而被密告對國家不忠,險些出事丟飯碗。他以一段正氣凜然的文字回應處理此事的校長:「大學乃學術聖地、智慧的殿堂,更是社會的良心。任何人步入此上庠學黌之門,必須摒棄惡念,弘揚心智與美德。本人雖無管仲之才,卻有鮑叔牙之癖。鮑叔牙之癖無他,唯嫉惡如仇而已!」(請參閱邱斐顯的記事)。如此風骨,不難理解為何2011年他獲得國家文藝獎時,不願上台接受馬總統致贈的建國百年紀念筆,也不願和馬握手、合照;寧可從和他合作40年的舞台資深木匠王班長手上領這個獎,並幽默地說王班長才是他「最硬的後台」。

「筆,比劍更有能量;人類的愛,勝過這些武器。」雖是音樂家但他文筆流暢,除了書寫音樂類書籍,也曾編撰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教科書,偶也會發文針砭時事,並以歌劇裡的劇情挖苦當事人,例如他曾投書「請問郭董:您可認識溫莎的快樂娘子們?」原來,威爾第曾以莎翁劇作譜成歌劇《法斯泰夫》(Falstaff),其中有句趣味台詞 :「一個真正的傻瓜,一定會被騙兩次!」曾道雄以溫莎被騙了兩次為例,提醒郭台銘別為選總統被國民黨連騙兩次。

1975年,他曾將貝多芬的德文藝術歌曲譯成中文演唱,並由夫人陳素珍擔任鋼琴伴奏,夫唱婦隨,在臺北、臺中、臺南各演一場,譜寫出鶼鰈情深,琴瑟和鳴的人生樂章!

2021年,陳素珍病故,他將思念化為追悼音樂會,「她善良高貴,堅毅卓絕,琴彈得很好,57年前(1964),她在中山堂畢業音樂會中所演奏的Chopin Ballade No.4(f minor),至今仍在我腦中迴蕩…。大家都知道內人是典型的賢妻良母,她同時也是個好姊妹,好女兒,好岳母,好婆婆,好老師,和好朋友。但我還要說,她其實是一位真正的美女!」

曾道雄,雖然鐵骨錚錚,卻也有柔情萬千的一面!

指揮家曾道雄迷人的指揮神韻
(本頁圖片由得獎人曾道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