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獎得獎人: 小說類-林亨泰 | 新詩類-夏曼‧藍波安
藝術獎得獎人:西畫類-梅丁衍| 影像類-潘小俠(潘文鉅)

第40屆吳三連獎贈獎典禮花絮報導  文 / 陳義霖

吳三連獎基金會董事長吳樹民致詞

一年一度的吳三連獎,今年堂堂邁入第四十個年頭,四十年前1978年,吳三連先生(1899-1988)八秩華誕時,其親友及關係企業負責人,有感於先生平日對文藝的重視與努力,決定籌設「吳三連獎基金會」,並每年於吳三連先生生日前後舉辦贈獎典禮。40年來,基金會以一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力量長期獎掖、贊助在台灣文學、藝術上卓有成就者,由於評審過程嚴謹公允,得獎者皆為各領域有傑出貢獻之人士,至今獲獎者已達147位,為國舉薦人才可謂不遺餘力,受到朝野各界肯定,因此被譽為「台灣諾貝爾獎」。

第40屆吳三連獎在2017年11月15日下午三點假台北國賓大飯店舉行頒獎,共有四位得獎人,文學獎由93歲詩人林亨泰、小說家夏曼藍波安得獎,藝術類則頒給裝置藝術家梅丁衍和攝影家潘小俠,這四位得主是在眾人激烈的競爭過程中脫穎而出,共有64人徵選,總件數多達525件作品,每位得主獎金金額為80萬元。本屆贈獎儀式仍比照以往由四位得獎人自行指定頒獎人,分別為彰化縣副縣長林明裕先生、東華

大會司儀由吳三連獎基金會秘書長林淇瀁主持

大學原民院院長浦忠成先生、前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謝佩霓女士與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川先生等致詞與頒贈。另外,基金會很榮幸邀請到行政院院長賴清德親臨會場,典禮主席由吳三連獎基金會董事長吳樹民擔任,司儀由秘書長林淇瀁(向陽先生)擔任,典禮一開始播放『回顧‧見證』影片,細數四十年來歷屆贈獎典禮、邀請訪問、文藝講座、聯展和音樂會等文藝推廣活動等等精彩剪影和成果,見證台灣文化在得主們及其作品上得著彰顯與榮耀!吳董事長致詞時表示,基金會既是社會公共財,不是自己私人的,我們堅守先父家訓不貪不取,若非如此,也無法維持40年,基金會經營的確不容易,但台灣是一個充滿溫暖多元的社會,雖然沒有大企業在背後資助,卻有許多基金會和好朋友們默默的贊助,基金會得以維持到現在,在此特別感謝吳尊賢基金會、吳俊傑基金會和吳修齊基金會,這三位兄弟是和先父最密切的台南幫,還有吳氏宗親會也贊助一層樓辦公使用,還有NET創辦人黃文貞董事長,更有一些知名不具的贊助者,在此一併致上最高的敬意和謝意!這印證台灣最大的資產就是人和台灣人的良善,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在其有生之年,我可以繼續延續下去,後續會舉辦音樂會、讀劇和美展。不過,我更期待當政領導者更加關心台灣文化、教育和歷史,目前存在國家和文化認同問題會慢慢改善,我們所要追求的是要變成一個正常化的國家。

行政院長賴清德致詞

行政院賴清德院長在致詞中特別感念吳三連先生創辦「自立晚報」為民發聲,他創立的「台南幫」有很大的貢獻,不僅促使台灣進步,也提供台南市民就業機會。「吳三連獎」秉持為藝文與文化紮根的精神,見證我國文化的進展史,40年來共有147位得獎者,感謝吳三連獎栽培並發掘對本土文化具有貢獻及潛力者,也恭喜本屆的得獎人。文化是國家的靈魂,台灣人要認同臺灣文化,才能對這塊土地產生光榮感,台灣才會團結。台灣製造的商品須凸顯在地文化特色,才能具備國際市場競爭力,所以對文化的重視和台灣本土的認同,不僅有助於社會團結,也有利於台灣整體經濟發展。

 

彰化縣副縣長林明裕頒獎給林亨泰

林亨泰見證大時代

賴院長特別向高齡93歲的詩人林亨泰致敬,他說,林亨泰是台灣少數能通曉日文與中文的作家,更認同他以藝術的途徑表達內心對社會、人民與土地的終極關懷,年輕時從批判開始,中年重視國際觀與前衛觀點,但最終融合於台灣本土,得獎可謂眾望所歸。林亨泰雖坐輪椅仍在家人陪同下,親自到場接受頒獎,並由其女兒林巾力代為致詞表示,非常感謝彰化縣文化局推薦,也感謝吳三連獎的評審們,「按理這個獎應該頒給正在從事寫作並且有著豐富創造力的年輕世代,評審的好意讓我這個93歲的老人還有機會獲得這個意義非常特殊的獎。」

林亨泰表示,「吳三連文學獎對他的意義非常重大,除了它在台灣崇高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吳三連先生經歷日本殖民到戰後的白色恐怖,他畢生所追求的是言論的自由,還有更富於正義的台灣社會,但這些都是經過很多努力才可能實現的。這樣的困境,也是我跟許多同樣屬於跨語言世代的人們的寫照,文學創作者的任務就是透過語言文字去表達對於生活與生命的觀察跟體悟;看似理所當然的事,對跨語言世代的人來說,卻是一條迂迴艱難的路途,我們所面對的是在有限的言論自由中,去誠實面對人生與社會的課題,並窮盡生命的實驗去進行語言的跨越。」林亨泰很慶幸一路以來都有一群處境相似、文藝愛好者一路相隨,「讓我的詩作可以見證這個大時代的許多人生的故事。」

東華大學原民院院長浦忠成頒獎給夏曼‧藍波安

夏曼.藍波安追求認同

從東華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浦忠成手中,接過獎牌,原住民文學作家夏曼‧藍波安,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建構達悟傳統的生命書寫,將族語融合漢語的獨特語法和敘事,獲得了吳三連獎中小說類文學獎的殊榮。致詞時他不斷感謝評審的肯定,吳三連獎是「我這一生的諾貝爾獎」,他說,「我今年六十歲,對達悟人來說,是『黃金歲月』的開始。」未來將努力透過翻譯把台灣文學推廣到全世界。受邀頒獎的原民院院長浦忠成,也在致詞時表示,透過夏曼‧藍波安的書寫,讓人能夠了解屬於蘭嶼島上的故事。賴院長的致詞中也肯定夏曼‧藍波安的作品是以生活的體驗與實踐,結合原住民族文化及海洋,例如冷海情深及飛於故鄉的神話故事等,皆可見他對達悟族追求認同的過程。

前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謝佩霓頒獎給梅丁衍

梅丁衍揮畫筆批判社會

以藝術作品探討政治議題,梅丁衍的作品一向發人深省,頒獎人前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謝佩霓說「梅老師是一個非常矛盾的人,他一方面甘於寂寞,三十年創作如一日,但他又捨不得這些默默奉獻犧牲的人,落於寂寞,所以不斷為他們發聲。在台灣設計和版畫教育上,他扮演關鍵的傳承者,但在台灣美術史上,他影響最大的應該是他作為批評者,但他的批評都是為了愛、進步、為了不忘記那些打拼犧牲的人,他研究二二八受難者黃榮燦,也許是緣分!一樣不是流著台灣人的血液,卻為著台灣留下重要見證的作品,那時沒有攝影作品,恐怖的檢查成為唯一的見證,1952年11月14日也就是65年前的昨天,黃榮燦被匪諜罪槍決葬在六張犁,如梅老師所說,這麼大的歷史緣分,今天我們住在這裡的原因,讓黃榮燦以及可能沒有機緣跟台灣發生關係,但因緣際會反而成為台灣共同的過去和未來。」台灣梅丁衍致詞中表示,「反覆不斷辨證是他創作動力和核心,文化歷史要有縱深的思維辯證才有沉澱的可能性,所以他返台定居後重新閱讀台灣歷史與社會。過去教育有些被扭曲掩蓋,過程很複雜、辛苦,但現在已有很豐富的材料可提供文化工作者參考。賴院長指出,梅丁衍先生在台灣是達達主義的先驅,他透過藝術作品批判並反映對現代政治社會的觀察,例如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或戒急用忍等。

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川頒獎給潘小俠

潘小俠用鏡頭關心民主

攝影家潘小俠以鏡頭記錄台灣社會30年,讓鮮少人關注的土地文化透過影像被看見、了解。九八七年台灣解嚴前後,他正在報社工作,陸續發生很多追求民主的運動,「作家用筆寫、畫家也用筆畫,我則用相機拍照」。賴院長表示潘先生以攝影作為最直接的藝術,記錄白色恐怖與二二八事件,例如《白色烙印1949-2009人權影像》,即以攝影作品記錄台灣百年所遺漏的歷史,令人敬佩!行政院長賴清德在致詞時也強調,希望打造文化台灣,建立台灣主體性。

賴院長在致詞後離開會場前,與四位得獎人、頒獎人和歷屆得獎人一起在台上合影留念,為第40屆吳三連獎贈獎典禮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我們萬分感謝賴院長在百忙中為我們致上鼓勵和祝福的話,就在大家熱情的掌聲中歡送院長離席。當悠揚的音樂再次響起,酒會也正式開始,現場展示了四位得獎人的作品,也邀請四位臺北藝術大學的學生為我們在台下演奏幾首悠揚的音樂。閃光燈不停閃爍著,恭賀聲也不絕於耳,藝文界人士也藉此盛會交流、分享。基金會感謝所有與會的來賓,更要感謝社會各界不吝給我們贊助、指教和鼓勵,就如向陽老師所說,「吳三連獎」不僅是「後設之獎」,藉由本獎之頒贈給予得獎人成就之肯定,同時也是「先驗之獎」,指引未來創作者朝向一個具有台灣主體性的文化重建之路邁進,並作為繼續創作之動力與目標。期待吳三連獎有第二個、第三個四十年,永續經營下去,庚續「為台灣文藝打光、為台灣文化奠基」,以期建立「以文學與藝術展現人類自由心智之心靈王國」。

第40屆吳三連獎得主與歷屆得獎人及來賓合影留念
第40屆吳三連獎得主與頒獎人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