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獎得獎人:文學獎-蔡素芬文學獎-林文義
藝術獎得獎人:藝術獎-陳炳宏藝術獎-組合語言

 

  2015年11月14日是我們敬愛的吳三連先生116歲的冥誕,也是第37屆吳三連獎贈獎典禮的日子。典禮開始前,主持人向陽先生帶領大家為日前辭世的本會董事長陳奇祿先生、副董事長吳逸民先生以及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張炎憲教授默哀一分鐘,三位前輩為台灣文化付出的努力與貢獻值得我們共同來感念。今年典禮主席由董事長吳樹民擔任,致詞時他感慨表示,吳三連獎是37年前親友感念其父吳三連先生對台灣文化的努力而設置,這些年來在沒有特定財團支持下,要維持基金會運作相當不易,這完全有賴民間熱心人士、單位與企業的支持,特別感謝他們。同時要感謝歷年來所有評審委員公正評選,尤其董事長陳奇祿先生自從第一屆即擔任評審委員,並從第五屆開始擔任評審會召集人至今,產生了135位得獎人,每位得獎人得獎後仍創作不輟,因為他們的努力,讓吳三連獎在台灣被視為與諾貝爾獎有同等分量與意義。
  今年第37屆吳三連獎得獎人為:文學獎小說家蔡素芬、文學獎散文家林文義、藝術獎水墨畫家陳炳宏,以及藝術獎組合語言舞團等四位,分別起立接受大家最熱烈的掌聲與恭賀。接著宣讀四位得獎人評定書,並穿插播放由公共電視台為我們精心製作的得獎人訪問短片。接著才進入頒獎典禮的重頭戲—贈獎儀式,照列仍由各得主自行決定頒獎人(從第32屆開始),先頒文學獎後頒藝術獎,頒獎前由頒獎人先致詞,頒獎後再由得獎人致感謝詞。
  首先上台致詞的頒獎人是作家李喬老師,他也是吳三連獎第一屆得主,李老師有感而發的說:「吳三連獎是台灣文學史上很重要的獎項」,李喬指出自己為台灣文學戰後的第2代,而本屆文學獎得獎人蔡素芬則是第4代跨入第5代之間,「這次蔡素芬女士能得獎是非常有意義的,其作品兼跨純文學與大眾文學,極有美感,台灣的文學小說已來到了高峰,蔡女士是小說成熟年代的作家,她得獎隱藏台灣文學即將要突破、蛻變的象徵」,他也勉勵得獎人說,得獎不只對個人來說是重要的關口,對台灣整個文學也是,對於還在寫作的人來說,「得獎是成就,也是開端。」
  得獎人蔡素芬致詞表示,當主辦單位說自己選擇頒獎人,她不假思索的想到李喬老師,這是他感念老師21年前大力支持《鹽田兒女》而獲得聯合報長篇小說獎,至今有第三部曲出現。她回憶起當年李老師對一個小說家嚴格的要求,必須閱覽政治社會文化等各類的書籍,不禁要讚嘆老師的理想性與毅力。她期勉自己得獎後也要如李喬一般,還有學習其他優秀的得獎人,至今仍然創作不輟。這次獲獎不僅是對她個人歷年來創作的肯定,也認為創作小說讓她一直保持思考環境與人生如何對應的狀態,她也指出「小說寫作是一種藝術,藝術是沒有止境的」。
  第二位頒獎人是作家李昂女士,李昂表示很開心親自頒獎給四十年的老朋友,她想林文義找她頒獎不是應該在文學上對他有甚麼啟發,而是因為走過患難,曾因為政治問題而爭執,李昂開玩笑的說她和林文義得獎時年紀都很大了,屬於「非典型的吳三連獎得獎作家,這個非典型大家心裡都有數,可能我寫的是情色文學,當然非評審所愛。而林文義有段時間跟政治有關,我們在這個領域裡都受傷很重,不過我們都沒有放棄作家這個身分。另外也很開心能在人情冷暖的時代裡認識這個一輩子的知交,也替他高興交到人生的伴侶曾郁雯女士。」在文學上的成就上,雖然大家都讚許他的《遺事八帖》跨越很長的時代,古今中外貫連的手法且用現代藝術的拼貼手法,但李昂個人還是喜歡那個寫情的林文義,「寫小小的情愛,真的非常動人,也可以給我們溫暖和愛,不一定非得要大河小說才行。」李昂還打趣說兩人好運總同時降臨,「林文義得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也將出版我的英譯小說。」
  當林文義上台受獎時,李昂給他大大的擁抱,這一刻除了見證了他們深厚的友誼外,還有那份彼此作家的惺惺相惜之情,實在令人動容。林文義一開始即感謝他最敬愛的吳三連先生,他說一生最高興的就是1988到1994在自立報系工作的時間,他回想過去自立報系的點點滴滴,今天又看到前老闆吳樹民先生和報系同事既高興又感慨。林文義感性的說他很感謝李昂女士,陪他度過人生最低潮的時候,也感謝太太曾郁雯對他照顧有佳。他謙虛的表示其實太太寫得比他好,她就是寫《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的作者,最近也出了新書《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另外,林文義特別談到《遺事八帖》這本書,前年在中國長安出版社,當局只看到前面他批評蔣介石就通過,卻沒注意文末寫道「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我給這本書一個副標題「台灣百年的情書」。最後林文義很開心與蔡素芬同台領獎,也要感謝她在自由副刊幫他刊登長篇小說《北夢之南》,聽說這是台灣報紙最後一次刊登長篇小說的。
  第三位上台的頒獎人是國策顧問黃光男先生,他開玩笑的說日前主辦單位邀請他當頒獎人,還以為是要通知他得獎。黃光男說陳炳宏教授是台灣藝術大學第一位藝術創作的博士,他的創作乃是本土和生命的結合,他的水墨講求的是一種格調,其作品應該被歷史博物館好好收藏,「如何用視覺表現文學,陳炳宏做到了!」
  藝術獎得獎人陳炳宏致感謝詞時,他謙虛的表示這次得獎不是代表我個人的得獎,而是台灣藝術大學長期以藝術教育在台灣本土化的成就。無論繪畫或文學都是追求美的指標,繪畫也能展現舞蹈的節奏感,他說自己以畫筆來刻畫台灣一般百姓在地的生活,並研究本土化與鄉土化間的歧異,將生命議題與社會現象融入於畫作之中,他也特別提到台灣水墨繪畫創作者雖較中國少,但卻是「量少質精」,而水墨畫在他筆下演繹出具有台灣獨特人文色彩,相當不同。
  最後一個獎項的頒獎人是藝術家平珩女士,她首先對吳三連獎基金會以民間的力量長期對表演藝術的贊助表達高度的敬意。平珩老師表示每次的舞蹈演出不只是個人完成而已,而是需要靠多的舞者完整的呈現,一個小時的演出至少要五百個小時以上的排練,還要找適當的劇場,把構想與燈光舞台服裝舞者等一起合作完成,任何一個合作對象只有有一點想法的差別可能就會使這個創作有所偏失。楊桂娟老師能夠維持一個舞團21年,一定是心臟非常強,包容度非常高的藝術家,而且她難得的是同時在台灣藝術大學擔任教授,她是台灣第一個以舞蹈創作做升等教授的藝術家,不只把舞團當作自己發表作品的場所,也把它作為鼓勵年輕藝術家的地方。希望大家可以持續關注舞蹈,舞蹈也有文學與視覺的力量。
  最後一位上台致詞的組合語言舞團總監楊桂娟說當初成立舞團動機很單純,「20年前學成歸國後,就想說來創一個舞團吧」,原本只是想讓年輕人有個表演的舞台,她一直把自己定位在老師的角色上,年輕的時候即景仰吳三連獎,沒想到21年後的今天,「竟然能以舞團來得到獎項」,她透露原本有退休的念頭,甚至想結束舞團,但獲得吳三連獎十分惶恐,因為舞蹈作為一個綜合藝術,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每次都有變數,處在解決問題的狀態,一起跟舞者所有關心舞團的朋友一直前進、成長。「感謝吳三連獎給我可能再成長10年的機會。」
  向陽先生最後也有感而發的表示:「四位得獎人都有夢,都有堅持,在他們專業領域上用盡心力,他們能得獎不但是個人創作的成就,也是他們人生人格的成就,感謝他們給美麗台灣帶來這麼多美麗的作品。」向陽先生也一一介紹「回娘家」的歷屆得獎人,典禮最後由四位得獎人與貴賓和歷屆得獎人合影留念,為這次頒獎典禮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當悠揚的音樂再次響起,酒會也正式開始,現場也展示了四位得獎人的作品。雖然今年贈獎典禮因三位重要的董事過世有些感傷,也取消當天晚宴,但我們深信基金會仍將在董事長吳樹民先生的領導下,庚續秉持吳三連先生的精神為台灣文化發聲、為社會拔擢文藝人才。歷屆得獎人都是台灣的文化寶貝,需要大家共同的呵護與支持,期許他們未來有更美好的發展與成就,本會也將庚續「為台灣文藝打光、為台灣文藝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