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獎-巴代(林二郎)文學獎-鴻鴻(閻鴻亞)藝術獎-曾興魁藝術獎-張詠捷
曾興魁 – 專訪評定書得獎感言

 

勇於開創的本土作曲家~曾興魁

文/劉明堂

 

  音樂科班出身、在大學教的是數位音樂創作,但曾興魁2005年師大音樂系退休後,現在獲聘任教的不是音樂科系,而是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所),因為國內大學音樂系很難找到電子、數位音樂的課程。
  曾興魁近幾年致力推動電子音樂,也擔任過電腦音樂學會理事長,希望藉由電腦無所不能的特殊效果,為音樂創作的發展尋求更大的空間。他說,音樂的領域真的很廣,若還只固守學院派的傳統音樂,無法適應時代的思潮了。
曾興魁說,從現實面我們看到學有所成的歸國音樂家不能一展所長,兼兼課或教教私人學生糊口的情況,非常普遍,嚴重斲傷音樂了文化的根基,從學術上、理論上也有必要發展多元的、時代的聲音,電腦音樂也是必然的發展。
1999年曾興魁與國內同好學者,成立中華民國電腦音樂學會,當時除了缺人、缺錢,更困難的是大眾漠不關心,常常花了好大的力氣辦研討會,效果不如預期,甚至參與者寥寥可數。曾興魁感嘆,目前台灣電腦音樂發展進步許多,但比起日本、韓國、中國還是相差甚遠。
1946年出生的曾興魁,在中學之前連鋼琴都沒見過,小學的音樂課在記憶中,只有風琴聲與老師帶唱的歌唱聲。一直到唸屏東師範專科學校,才真正接觸音樂。但因從小沒學過音樂與鋼琴,關於音樂課程,必須從基礎開始紮根,過程雖然辛苦,但曾興魁甘之如飴,對他來說,能接觸音樂是多麼開心的事情。
會對音樂產生興趣,曾興魁的啟蒙老師是他的哥哥,他的哥哥從小愛好音樂、無師自通常聽到一首曲子,三兩下就能自己彈奏,唸台東師專時就是學校合唱團的伴奏。他的哥哥每年暑假回家,練琴時得跑到附近小學去借風琴,曾興魁就跟在哥哥後面去借琴,在哥哥的薰陶下,點燃了曾興魁對音樂的嚮往。
師專畢業後,曾興魁到小學教了三年書,1968年獲保送到師大唸音樂系,開啟了人生另一視野。大二後那年暑假,曾興魁自己去找老師學作曲,由於學校沒有作曲組,曾興魁要自己繳學費,為了要付學費,曾興魁利用課餘當鋼琴家教,那時一個鋼琴家教1個月收入只有學費的四分之一。
1972年曾興魁畢業後到基隆高中任教,同時仍跟著作曲家侯俊慶學作曲。1976年曾興魁前往德國,1977年獲教育部公費,進入西德芙萊堡音樂院,主修理論作曲,師事名師師K.Huber、B.Ferneyhough與Foertig等教授,在與Huber教授學習過程中,藉由經常性地討論音樂結構,組合能力及創意方面深受啟發。
德國是現代主義新音樂風格發展的中心,芙萊堡音樂院的學習環境也是如此,學校附近小鎮多瑙葉欣根(Donaueshingen)正好也是現代音樂很發達的地方,每年會辦一次多瑙葉欣根新音樂節,發表當代作曲家的新作品。曾興魁在耳濡目染之下,吸收了許多新觀念、新技巧與新音色,回國之後,這些影響,乃逐漸開花結果。
曾興魁的作品根植於中國文化的傳統,也重視自己的鄉土淵源,並且研發各種新技法來呈現,使得他的音樂,形成傳統因素與現代音樂交織的特殊風格。
客籍原鄉的情懷,曾興魁也曾寫作多首客家歌曲,包括《耕田儕人》、《耕田阿哥》、《大家來作福》、《蒔田時節》、《美濃山歌調》……等,或為獨唱曲,或為合唱曲,其旋律性都非常豐富也頗具鄉土氣息。
除了寫作客家歌謠,也有以台語創作的歌曲,像「一隻鳥仔」、「羞羞羞」、「六月田水」、「春花望露」等。他為弦樂團寫的《風城三景》,在現代音樂與微分音制的奏法中,也時而隱現台語老歌,亦或客家「老山歌」。
他也曾花許多時間研究台灣的南管音樂,並且在作曲時放進南管的元素。在《旅夜書懷》那首作品中,曾興魁第一節就使用山歌段來譜曲,而且用客語來唱,第二節則使用了南管來表達,同時也用台語唱。第三節則用平劇來表達,而用華語來唱。
此次獲獎的代表作之一《生命之歌》,曾興魁特別要獻給癌症病患,那是他陪妻子走過抗癌歲月的記錄。曾興魁妻子因乳癌進行手術及化療,歷經半年以上時間,那個過程相當辛苦。不過,他覺得那也是一種機緣、恩賜,包括他在手術等待室的心境,接觸許多癌症病患、看盡世間蒼桑,對生命有另外的體驗,他把這些觀察寫出來,表達對病人的祝福。
作為本土的作曲家,曾興魁感覺國內對本土音樂家的鼓勵不夠,本土作曲家的作品,獲得在國家音樂廳演出的機會不多,和作曲家的努力及創作不成比例。甚至有些官方的文化機構、國樂樂團,音樂會上多數是用中國的作曲家、演奏家,台灣作曲家的作品少之又少,這讓曾興魁頗感挫折。但是他說,身為台灣的作曲家,沒有悲觀的權利,他沒有放棄。
曾興魁希望國內鼓勵本土的音樂家,給他們更多的舞台與空間,也給本土音樂機會。曾興魁也認為,台灣的音樂必須走入國際,他大力提倡「新音樂」,他覺得對國內音樂教育,應該從小就讓孩子們了解新音樂。
身為台灣當代音樂創作者,曾興魁從未改變他對音樂的信仰與堅持,並且實踐當代精神所要求的「求新求變、前衛、開放,積極往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