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類-李昂報導文學類-楊南郡雕塑類-劉柏村書法類-蕭世瓊
劉柏村 – 專訪評定書得獎感言

 

以「鋼鐵」素材重塑烏托邦世界的雕塑家~劉柏村

文/呂東熹

 

  採訪藝術家劉柏村的當天,他原本穿著整齊的襯衫,頂著稍許整理過的頭髮,結果在攝影要求下,劉柏村有點尷尬地,笑著脫去襯衫改穿工作服。在位於中和圓通路的藝術家工作室裡,雜七雜八,除了機具,到處堆滿了鋼鐵材料、完成或待完成的作品,穿襯衫的確不太適合。現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教授的劉柏村,如果沒有特別說明身分,居住在這貌似「鋼鐵工廠」的藝術創作基地周遭的左鄰右舍,聽著廠房內嘎嘎作響的鋼鐵裁切或打磨聲響,望著其中因燒焊噴射而瀰漫的煙霧,一定會以為他是鐵工廠工人。

  其實,這樣形容也沒錯,因為回溯劉柏村從1990年代末舉辦的幾場展覽開始,他已自最古老的材料(泥巴、石材或木頭)遊走至工業革命之後最具代表性的材料(鋼鐵)。這幾年來,他歷次的雕塑個展或公共藝術創作,幾乎都選擇以「鋼鐵」來表現,就如最近舉辦的「台灣美術雙年展」中位於台中國美館大廳的鋼鐵作品、台北藝術大學的國際戶外雕塑展、東華大學公共藝術雕塑公園及校園功能性藝術創作;韓國首爾皇家藝廊個展「金剛變身」,以及2011年朱銘美術館韓國成東勳-台灣劉柏村雙個展「金英雄.破神話」、台灣藝術大學文創園區畫廊個展「鋼鐵化身」……,都可以看到「鋼鐵人」的身影。

  劉柏村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前身),獲公費赴法國深造,1991年畢業於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雕塑系碩士班,隨即返國於母校任教,曾任雕塑學系兩任系主任及藝術博物館館長,並持續創作不輟。

  不過,高中時期,他是美術班(復興美工)學生,高中畢業後,曾工作一段時間才重拾學業。當年本來想讀國立藝專美術科,自覺成績不理想,改報名雕塑科,從此就走進了雕塑世界,前後創作已超過30年。

  曾獲省展首獎、中山文藝獎的劉柏村,屬於國內雕塑界中生代中相當活躍的一位藝術家。回顧其30幾年的創作歷程中,早期一直是以模仿寫實形象為主,尤其是以泥塑為個人主要的表現媒材;1987年至1991年在巴黎留學期間,他開始嘗試藉由木材,創作以回歸自然為主的「再生與繁衍」系列;1991年之後,則大量展現鋼鐵雕塑的魅力。

  從1997年至今,他已發表12次個展,如1999年「形‧離‧現場」;2005年朱銘美術館的「渾厚與輕盈之間」;2008年國父紀念館的「相對複製」;2009年「擬象‧幻景」等,2010年並且獲選為東和鋼鐵駐場藝術家。每一次展出,他都試圖從中去營造或攫取新的內容來參照,以拓展自我藝術作的領域。除了經常在國內舉辦個展,劉柏村也曾多次遠赴國外展出,如英國、義大利、匈牙利、奧地利、羅馬尼亞、蒙古、日本、韓國、中國等,是一位質量兼具的專業雕塑家。

   劉柏村早期的作品多數為具像的塑造,表現出神入化的雕、塑與鑄造的能力。近年來,他仍然從雕塑專業的思考出發,而在個人強烈的探索意願,與現代、當代藝術思潮的推波助瀾之下,作品不可避免的逐漸趨於複雜,並轉向一個不斷擴張的雕塑概念。

   近年來以金屬創作為主的劉柏村,深感現代工業與科技文明撲天蓋地橫掃全球,人類過往純樸的生活已經面臨巨大、無可挽回的改變。尤其是2010年他在東和鋼鐵擔任駐廠藝術家而開始發展大型鋼鐵創作之時,成批在鋼鐵廠完成的「鋼鐵身體」,帶給他極大的衝擊,他感動地說道:「鋼鐵就像是個理想世界」。現代工業的金屬材料、科技化的技術,成為他的創作奧援。他的創作所採用的直接焊接或雷射切割,反應了現代工業與科技文明下的社會樣貌與人類勞動方式的改變,他並且在作品中加入機械動力、聲音與燈光,藉由這些元素所創造出來的意象與感覺,強化他所覺察體驗到的當下社會狀態與時代精神特質。

  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所專任副教授陳貺怡說,劉柏村近十年來的作品,早已不自限於雕塑美感與造型的探討,而是放棄了幻象主義,充分掌握現代主義雕塑重視的「素材」的概念,並將素材延展至有形、無形的物質表現,進而脫離量體,進入結構、空間及相隨之時間、運動、光線、聲響等「非物質的素材」之開發。

  2004年接受邀請到朱銘美術館展開個展,劉柏村以八十顆線性構成的樹,去演繹一個類似森林景象的「鋼鐵之森」;2010年,在東和鋼鐵駐廠之際,他從十幾座廢鐵山中,撿拾了所需的鋼鐵材質,創造出氣勢磅礡、規模重達25公噸的作品,其中,具健美先生身形的「鋼鐵人」,饒富意味的英雄形象,形塑了神話般的烏托邦世界。

  「鋼鐵」素材在未完成前的強勁表象,透過劉柏村細膩「繞指揉」般的剛柔並濟體現下,呈現出藝評家口中:「一個莫衷一是的理想世界」,有如他與在法國留學認識,學習音樂的妻子林麗玥(現任國家交響樂團雙簧管 副首席、師大兼任音樂系助理教授)的專長一樣,彼此之間看似強烈對比,但鋼鐵焊接的聲響與雙簧管的樂音旋律,其實,是同一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