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類-宋澤萊(詹偉竣)新詩類-白荻(何錦榮)西畫類-林智信歷史學-曹永和
林智信 – 簡介評定書

 

掌握鄉土洋溢鄉情

 

  林智信先生,台南縣歸仁紅瓦厝仔人,今年六十一歲,自小生長在民風純樸的南台灣農村,養成他「莊稼漢」的個性,林家世代務農,農家生活寫照,也成為他早年創作的靈感泉源。林智信早年喪父,身為家中長子的他,早歲即擔負起全家仰事俯畜的責任,雖然生活在艱困顛沛的生活環境,卻更砥礪他一往向前的志氣。由於家中環境使然,初中畢業後即投考台南師範學校,進入藝師科,開始接受美術教育的啟迪和薰陶,或許也因環境使然,他特別喜愛木刻,且以木刻版畫奠立了他在美術界的地位。

  南師畢業之後,林智信即奉派進入校園從事美術教育,另方面在課餘,浸淫於版畫創作,正如前述,童年農村生活所記憶的鄉村景觀,成為他最早的藝術觀照之所在,農村景象、純樸的農家、愍直的農民、勤儉的農婦、稚幼而天真的牧童、肥壯的水牛、活潑的鴨群、金黃的稻穗,都是他創作時最佳的藍本。

   透過林智信明確有力的線條刻畫,加上明朗、鮮艷、亮麗的色彩,在畫作中呈現了農村的怡然自得,洋溢著歡樂和喜悅,每一幅作品都是那麼地真實、那般的厚重,完全把台灣農村給刻活、畫活了。

  林智信的作品,深深具有民間特色,他的作品都是溫馨而光明,筆觸所及表現的是渾厚而健康,充分表現出人生的積極面,將他個人內心世界的所思所感,轉化成作品中蘊含的強烈的奮鬥意志。

   因此,有人說:林智信給人的印象,最初就像偭莊稼漢。也有人說:林智信最像一隻愍厚、壯碩、任勞、任怨的勤奮的台灣水牛,而在他的版畫作品中,一系列和水牛有關的畫作,似乎也更 能深刻地把他的個性給展現出來。

  林智信的創作歷程,就他自己的分代法,大抵可分為:版畫創作、交趾陶的研究、油畫創作,到鄉土雕塑。他期望跨出版畫的藩籬,希望能成為多樣化的藝術家,不以版畫一樣為己足。林智信說:「我以畢卡索為學習榜樣,不但要能刻、能畫,且要能雕、能塑。」

  在教育方面,林智信致力於兒童美術教育,也有斐然的成就,他曾經指導兒童參加中、日、韓、菲、德、義、港、印度等國家地區的國際兒童美術比賽,且屢獲嘉賞。他自己則在五十四年獲全國第一屆美術教育特殊貢獻優良教師獎,並曾先後參加過數十次的國內、外版畫展,都有不錯的成績,屢受肯定。
林智信作品《台灣農婦》
  林智信在過去數十年間,不斷以「台灣鄉土」作為他創作的題材,將台灣這塊土地有情、有愛的面貌,透過內心的感動,以藝術表達的手法,用心加以描述、經營、創作,並利用展出的機會,廣泛地介紹給國內、外的觀賞者。以長卷版畫「迎媽祖」為例,這是花了二十年心血的結晶」總長四百零八尺,用了六十八張全開三夾板刻畫而成,詳實地記錄了本土百姓的信仰,啟示人民行善止惡、教化子民認知傳統文化、特殊民情,將陣頭、藝閣、曲藝、藝陣民俗,融進藝術作品之中,為下一代留下了今世民俗活動的真貌,留下可貴的文化見證,確屬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