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類-東方白(林文德)報導文學類-劉還月(劉魏銘)西畫類-蕭如松
生物學-廖日京醫學獎-陳幸一
劉還月(劉魏銘) – 簡介評定書

 

彰顯民俗美感

 

  在台灣民俗界,流傳著一句話,那就是「不認識劉還月你就落伍了。」初聽雖有些離譜,但事實上他的「曝光率」的確高得驚人,他的腳,永遠有一條走不完的民俗路;他的手,永不停歇地寫出溫厚關懷的民俗專書;他的特異造形,也讓人看了一眼永生「不敢忘」。

   今年卅四歲,本名劉魏銘的劉還月,有點像小老頭子,老成持重的腦袋瓜裡裝的盡是民俗「百寶箱」,和文思泉湧的創作靈感,他的經歷頗富傳奇,悲情戲劇中最常出現的:父母離異、家貧失學、婚姻挫敗……全部映現在他的身上,也許是這些戲劇性的因子,使他筆觸尤帶感性人文色彩,並交融其特殊的本土草根氣質。

  秉承客家人「勤勞不懈」 的美德,劉還月小學五年級即嘗試寫作,並開始向「國語日報」投槁,曾經慘綠少年的他,也寫過無病呻吟、少年夢幻的文藝腔作品,並年少輕狂地結詩社、寫小說、揮雜文,直到後來其在家鄉新竹遇到藝術家粟耘,以及當兵退伍後參加黨外助選文宣下鄉活動,其文學風格才有所轉變。

   粟耘指導其拜讀世界名人傳記,讓他對生命有所體認,而黨外活動的接觸台灣民俗文化本質,使他更積極探索本土豐美的生活民俗,自立晚報數年記者生涯中,他以報導文學的田野工作者,循序地紀錄他縱情民間民俗、祭儀的一點一滴,五年前更毅然決然地辭去所有固定薪水的工作,全心投入台灣民俗田野調查工作,在標榜本土觀點的台灣民俗園地逐漸被開發的八○年代裡,劉還月無異是個拓荒者。

  劉還月的報導文學,與早期冰冷、客觀的寫作方式不同,他有立場,也有感情,在詳實生動的描述中,時而顯露他懇摯的呼聲,雖然沒有震耳的抗議言詞,但溫厚感人的筆調卻向現世社會漠視民間藝術民俗提出最深沉的控訴,所以他的報導文學 也縱攬台灣許多文學獎項, 其「集民俗之大成」的企圖心,也在遇到志同道合的林勃仲的贊助下開花結果。

  「民俗通俗化」、「民俗散文化」是劉還月多年來力求的兩大理念和態度,他的足跡踏遍台灣每一吋土地,紀錄蒐羅所有的民俗風貌,而後消化吐出,重新包裝,從台灣民俗誌、土地傳、歲時小百科、歲節祭儀、生活日記……等一本本民俗專書不停地出、不停地寫、不停地辦,目的就是要更多的人和年輕學生,有興趣也有能力認識這塊屬於我們自己的美麗島。

  對於他的報導文學,本土老作家鍾肇政評論其展現最深厚的文人關懷和文化堅持,用字遣詞嚴謹自然,文章行雲流水、雅俗共賞,恰好貼切地說出劉還月在「吳三連獎」能脫顆而出的理由,而他在民俗界裡「死忠兼換帖」的朋友黃文博形容他是「一隻拚命吐絲的蠶」,也是劉還月在「民俗」大海裡奮鬥的最佳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