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類-余光中戲劇劇本類-黃美序音樂類-賴德和攝影類-郭英聲

賴德和簡介評定書

評定書

賴德和先生,民國三十二年生於台灣省彰化縣。五十七年在國立藝專就讀時,即參加「向日葵樂集」,發表木管五重奏「閒情二章」,其獨創性樂風,獲得樂壇的肯定。六十二年任職台灣省交響樂團研究部主任,策劃「中國現代樂府」,與故史惟亮團長共同推展民族音樂之創新工作。同年「雲門舞集」成立,即獲林懷民先生之邀請創作舞樂,先後完成「待嫁娘」(六十三)「許仙」(六十四年)、「孔雀東南飛」(六十五年)。其中「許仙」與「待嫁娘」曾在國內外公演數百次,尤其在亞洲、美洲與歐洲的海外公演中,其兼含傳統與創新的魅力,成為最受歡迎的舞目,備受注目與嘉許。
賴德和先生於六十七年獲得德國政府獎學金,赴奧國奧福學院研究兒童音樂教育,同時在莫札特音樂院研究作曲,留奧期間並發表新作鋼琴曲「前奏與賦格」,兒童鋼琴曲「年節組曲」及室內管絃樂「一九八○」等,甚受讚許。
民國六十九年,賴德和先生自奧回國,任教國立藝專,並於七十年舉行個人樂展,發表合唱曲「落葉」、「小河」、「土」、鋼琴三重奏「春水」等,七十一年任職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講師,教授音樂理論與作曲課程。七十二年應雲門舞集之委託,完成四幕大舞劇「紅樓夢」之音樂創作,七十三年應行政院文建會之委託完成「奉獻」三重奏,可見其堅實不輟的創作精神。
賴德和先生善於運用現代西方作曲法,如動機發展,主題變奏或樂曲結構,但不落於俗套而又能併用綿延相生的東方樂句法,鑼豉在舞台音樂中居領導、旁白、隱喻的功能。他的作品,可以說是把中國傳統戲曲音樂精神。用現代技巧再生的最佳範例。至於樂器編配法,他運用如中西樂器,使它們發出繽紛多彩的音色,中國傅統樂器可以說在他的作品發現新穎面貌。賴德和的作品數量雖不算多產,但技藝的精湛與創意的豐富,實為國內罕有的例子,尤其每個作品的成長與蛻變,在在顯示他的功力與突破。
賴德和先生十多年來不斷地向中國傅統學習,而獲得其獨特的、現代中國的技藝。他的執著的努力精神與作品的堅實動人,使我們一致評定為七十三年度吳三連先生文藝獎的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