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類-黃春明小說類-田源舞蹈類-林懷民音樂類-馬水龍

馬水龍 簡介評定書

獻身音樂工作的馬水龍

善用鄉土的根

用鄉土的根,去表現人類歡愉、哀傷、嗟嘆和喜悅,是近年來,文學界的一項重要發展。在音樂界,也有不少入,戮力從事挖掘鄉土根源的滋養,來灌溉潤自己的作品。而使鄉土的根,在音樂上也泛發令人可喜的花果。
馬水龍,無疑的是戮力於挖掘鄉土根源滋養的一員,他工作的範圍是作曲、音樂教學,在兩方面,他都有很不錯的成績。在音樂教學方面,很難去立定一個標準,來論斷他的表現,但是在作曲方面,我們卻很容易就可以發現他的斐然可觀的展現。

表現中國風格

過去十多來年,馬水龍,直在作曲方面下功夫,也一直都有很好的表現,在十多年間馬水龍寫了四十多首長短、大小、格式不同的曲子,其中,大抵都獲得相當高的評價,而用以敘事曲「竇娥冤」,舞劇「廖舔丁」,合奏曲「玩燈」,獨奏曲「水龍吟」,獨奏曲長笛「悲曲」和鋼琴曲集及「盼」,「與好友暢談的情趣」「大提琴與鋼琴隨想」等三首重奏曲,最受矚目。
從馬水龍的作品曲目中來看,可以發現一個共通的特性,那就是他的作品中,直那展露著獨特的風格,不論他所使用的樂器是中是西,不論他的曲式是獨奏、重奏、合奏,都取材自中國固有的文化,都取材自中國人人知曉的故事事節,因而,在他的作品中一再重複地敘述看中國人的聲音,一再表露著中國人的風格。
如果試著中國人的風格。如果試著來解析馬水龍的部份主要作品,這樣的印象,一定可以更見深刻。

向傳統中取材

以敘事曲「竇娥冤」來說,這是取材於元雜劇中,關漢卿所著的「感天動地竇娥冤」,整個故事描寫的是一位弱女子,為追求自己的理念、道德的實錢,孤獨地和罪惡抗爭,最後終而憑著「愛」。(這是一份對父親的愛,對丈夫的愛,對婆婆的愛的總合),背負起死亡的十字架,作為真理的見證者。
馬水龍用這個故事做為創作的背景,寫下了敘事曲「竇娥冤」,全曲分成三章,分別是楔子、孤獨、愛。其樂曲的樂器編組,係以人聲,嗩吶與多種中國固有的傳統打擊樂器。其中嗩吶象徵看真理的引導者,用女聲來闡述竇娥的心聲,女聲合唱來述說竇娥經歷的苦楚過程。而以混聲與打擊樂的加入,暗示著真理和罪惡的衝突,全曲就在這種雙重而又時生衝突的主題內容下鋪展,最後則以一種浩然的愛,作為結束。

嗩吶使用的成功

使用嗩吶和中國打擊樂器,是這首曲子成功的地方。
而另一首合奏曲「廖添丁」,是以舞劇的型式出現,該曲係以交響詩的形式寫成,是一首十分完整的管弦樂曲,而不是一般配樂性的舞曲。舞劇「廖添丁」的背景素材,取自台灣民間流傳的傳奇人物廖添丁的故事。義賊廖添丁劫富濟貧,抑強扶弱的義風,以及強烈的民族意識及愛國抗日的精神,一直受到後來人的敬仰。
馬水龍把這樣的素材,用二管管弦編製為主,再加上多種我國之傳統樂器,曲中把凜然的正氣,無畏的壯志,都做了詳實的敘述,是一首激盪人心的好曲子。雲門舞集還曾相這個舞劇曲,編成了一齣舞劇「廖添丁」,在舞臺上演出,還頗獲獲好評。

元宵夜玩燈

至於另一會代表作「玩燈」,則更屬於中國的,這首為二管編製的管弦樂曲,是取材自民間的風俗,每年正月十五「元宵夜」,少不了的迎神、提燈、結彩、展花燈等等,真個是琳瑯滿目,熱鬧非凡。馬水龍掌握住這一份快樂的氣氛,融入了自己的想法,把元宵玩燈的意味,都表了出來。全曲先是以低絃慢板開始,敘說著元宵燈節的來龍去脈,而後很快進入了輕快而活潑的主題,展現出燈節熱鬧無比的氣氛,而進入了高潮,全曲在一片高潮聲中結束。

都是中國的

馬水龍的合奏曲,都是十分中國的,以上三首代表作的解析,可以看出,他都是用的中國的素材,表現看中國的情感。再以他的獨奏曲來看,些可以獲得相同的印證。
琵琶獨奏曲「水龍吟」,是獨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作品,不但是因為曲名「水龍」和作者「水龍」雷同的關係,而是因為它表現了絕然的中國風味。
「水龍吟」本來是宋詞曲牌一種,其內容與聲韻的特色是豪放而悲壯的。馬水龍一向很喜歡宋詞中「水龍吟」的內容和聲韻。馬水龍這首曲子的創作與形容都相當自由,其主題和作曲動機並不是完全取材於這個詞牌的吟唱、形式和旋律,其實這是馬水龍本身想要藉用琵琶來吟唱自己內心的歌,而馬水龍本身內心的歌,又悲壯而又豪放的,正好和詞牌「水龍」相類,於是這首曲子,就被命名為「水龍吟」。這首歌可以說是馬水龍的自訴,而以中國傳統樂器琵琶為獨奏樂器,足見馬水龍的內心的歌,是完全屬於中國的。

夜思和鄉情

而用李白的「夜思」作為寫作動機的長笛奏曲「悲曲」,則是馬水龍於留德時期,因思鄉而作的。這首曲子表現的遊子思鄉的情意,也是一種中國的風韻。
利用最現代,最接近自身的素材寫作的曲子,馬水龍也有一些膾炙人口的鋼琴獨奏曲,其中像「台灣組曲」,是基於鄉土根源挖掘努力下的產物,分成四章,光是從章名來看,就可以看出它的鄉土氣息,這四章分別是:1.廟宇、2.迎神、3.獅舞、4.元宵夜。
似乎,馬水龍對元宵有著特殊而難忘的印象,在他的作品中,一再出現「元宵節」的主題,是饒富意趣的。

雨港素描

他的另一首鋼琴獨奏曲「雨港素描」,則完全是馬水龍利用鋼琴的聲韻,來表達他自己對故鄉--基隆的描寫,這首「雨港素描」,寫的是基隆的夏日,馬水龍似乎一直都不能忘懷自的故鄉,這首「雨港素描」應該是他思鄉情緒的一種解脫吧!「雨港素描」分成四章:1.雨、2.雨港夜景、3.撿貝殼的少女、4.廟口。
看到「廟口」,誰都會聯想那處小吃攤林立的街道,和那像熱鬧非凡的吃景觀吧!那是基隆很重要的一景,馬水龍沒有忘懷,應該是頗有想念之意。
馬水龍的作品中,一直呈現出對中國樂器的偏愛。他的重奏曲的主要代表作「盼」,就是為十件中國樂器所寫的室內樂曲,是用連樂章形式寫成的,其情感根源,是源自中國傳統和中國傳統音樂。
而在他的「小提琴與鋼琴對話」曲中,也同樣表達著十分中國的情感。

刮目的新秀

馬水龍在中國音樂壇上,算是新起之秀,早年他畢業於國立藝專音科作曲組,後來曾赴西德留學,在雷根斯堡音樂學院作曲班畢業。此期間已經在作曲方面,嶄露頭角,屢有作品問世。
自西德返國後,一方面從事作曲的工作,一方面在東吳大學音樂系、文化大學音樂系、國立藝擔任音樂數學的工作,並且是亞洲作曲家聯盟中華民國總會的常務理事,民國六十六年,曾以作品獲得該年度中山文藝獎。

也寫民歌

馬水龍是學院出身的,但是他對時興的歌曲,也頗投注關切,他還曾寫過「現代民歌」曲,是很難能可貴的。
馬水龍創作的範圍甚廣,而其曲式種類也多,不限定於某一方面。除了上述的獨奏、重奏、合奏曲之外,他還有管弦樂曲,有舞劇,有序事曲,有獨唱曲,有合唱曲。
馬水龍善用西方音樂技巧與格式,不過,在他的作品中,表現出來的最大成就,是在他的作品中,始終都保持了中國固有的文化和傳統。他的作曲素材,大抵都源於對祖國的熱愛,源於鄉土的習俗、傳統,民間傳說,甚至於鄉土文物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是他創作的資料。

音樂表現一切

馬水龍在過去十多年中,用他的音樂,杷挖掘鄉土根源的情感,化成了一篇篇詩章,表現在五線譜上,相信,馬水龍曾繼續把人的曲子,根植在鄉土的芬芳泥地上,而獲致開花與結果的喜悅。